今天是:

加入收藏 | 繁體中文 | 表格下载

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术研究

聚天下英才富强浙江——浙江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综述

编辑: admin1 时间: 2020-06-17 17:56 访问次数: 0

聚天下英才富强浙江
——浙江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综述

作者:郏文纲 马跃明 邵玩玩 沈才


   这是一片天下英才一见倾心的热土:2019年,全省11个市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杭州、宁波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二位,人才集聚上扬态势强劲。

  这是一片创新创业成就梦想的热土:2019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7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1000家,市场主体突破700万户大关,全省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

  多年来,浙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全力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智慧才华充分涌流,加快形成天下英才汇聚之江、钱塘人才灿若星河的盛况,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建设“重要窗口”注入澎湃动力。

  

坚持战略引领

高站位谋划人才优先发展布局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浙江各级党政领导深谙人才的重要性,在全国率先探索“星期天工程师”“飞行院士”“候鸟教授”等机制,吸引众多人才来浙创业创新,合力推动浙江从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反复强调人才的战略地位,将人才强省纳入“八八战略”。2003年12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全省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人才强省战略部署,在推进高水平人才建设上迈出了崭新步伐。

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直接推动下,2003年底浙江成立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04年启动“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引入的第一所大院名校——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落地嘉兴;2006年首次编制并实施全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浙江人才工作进入新阶段。

几届省委始终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2010年召开第二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推出了12项重大人才工程和8个方面的重大人才政策;2014年10月,省委鲜明提出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不断推动人才强省建设向纵深发展。

进入新时代,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浙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将“人才强省”作为“四个强省”工作导向之一;2017年9月,浙江召开第三次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出台了高水平建设人才强省行动纲要……浙江进入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密集施工期,人才队伍建设迎来密集回报期,海外人才进入快速集聚期。

省委书记车俊强调:“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贴心、周到、入微的服务,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浙江脱颖而出,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浙江大地上自由驰骋。”

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指出:“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以‘最多跑一次’理念,推动人才制度改革,既严把人才质量关,又优化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推动人才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完善工作机制,鲜明人才优先发展导向。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省市县三级全部设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做到重大工作亲自推动、重要问题亲自协调、重点人才亲自对接。在浙江,“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人才”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

加强考核督促,落实人才优先发展责任。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开展市县党政领导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2017年以来连续3年开展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变“软任务”为“硬要求”,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人才工作,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

用好政策杠杆,激活人才优先发展主体。各类人才计划对民企一视同仁,通过常态化组织人才和民企对接,大力表彰重才爱才民企典型,邀请民营企业家参加政府人才项目评审,积极为民企引才用才搭建平台、增加信用、降低成本,推动民企成为引才用才主力军。

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唱响爱国奋斗主旋律。细化落实党政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省委省政府领导、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共结对联系100余名高层次人才,带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2000余名,常态化开展人才联系服务,浓厚人才工作氛围。

在浙江,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确立;党委政府提供阳光雨露、创新要素,人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全要素人才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重点项目牵引

高质量培养集聚急需紧缺人才

 

“不唯帽子、不唯资历、灵活评审、顶格支持。”2019年,浙江出台了大力引进支持全球顶尖人才来浙创新创业的“鲲鹏行动”计划。

未来5年,浙江将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集聚100位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灵魂人物”,将给予入选人才“一事一议”的个性支持和“一人一策”的服务保障。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浙江发挥重点人才计划项目牵引作用,统筹开发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深入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

引育并重集聚科创人才——

利用浙江人遍布全球优势,在创新大国、关键小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布局引才渠道,推广以才引才、以赛引才、资本引才、中介引才等市场化方式。深入实施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等人才培养工程,形成引进和培育“同频共振”的生动局面。

推行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申报项目不受限额限制、纳入基金投资项目库、力争5年内引进150个领军型团队……近期,浙江出台《关于推进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的若干意见》。自2014年启动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以来,浙江先后引进培育118个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集聚高层次人才1100余人。

目前,浙江已经形成以鲲鹏计划、特级专家、万人计划、领军型团队等人才项目为主体,覆盖引进和培养、塔尖和塔基、个人和团队、创业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培育体系。2019年,浙江新入选两院院士7人,创历史新高,其中5人是省特级专家。

新老结合提升企业家队伍——

开展 “浙商名家”成长行动,组织产业领军企业家赴国外学习考察、对接合作、投资并购;实施“浙商薪火”传承行动,采取专题培训、创新论坛、代际交流、导师帮带等方式,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探索建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企业家评价机制;推荐优秀科技型企业家到高校、科研院所兼职……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新生代企业家教育培养,全省各级组织部门累计培训1.2万多人次。

产学合作培育高技能人才——

以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浙江深入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深化“千企千师”培养行动,建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60家,开展3000多项技术攻关和革新项目;推进“产教训”融合,大力推行新型学徒制,推广“校企共同体”办学模式,全省组建100多个职教集团,与近7000家企业结成紧密合作关系;创新建立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机制,营造技能成才、技能立业新风尚……一项项举措,使浙江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培育示范之地、成长向往之地、技能创新之地。截至2019年底,浙江全省高技能人才达292.1万人,占技能人才总数的29.7%。

内外兼修培养青年人才——

建立青年人才举荐制度,在省级重点人才计划中拿出专门比例定向支持青年人才,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统筹推进技术技能、农业农村、社会工作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截至2019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1361.1万人,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为125人年。


 

拓展空间吸纳

高规格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近年来,针对大院名校较少的实际,浙江坚持高教平台、科创平台、产业平台一起抓,以超常规举措建设“顶天立地”的高能级平台体系,不断增强人才吸附力和承载力。

做优高教平台——

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2019年1月,浙江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加快实施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支持若干所高校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全力推进西湖大学建设,已签约111位独立研究员,招收78名博士后、334名博士研究生。

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与中科院大学、天津大学等大院名校合作共建一批创新载体。

做强科创平台——

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建设,温州环大罗山、台州湾、绍兴、金义等科创廊道逐步形成,“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不断完善。

自2016年8月启动建设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汇聚了高校和科研机构60余家,集聚诺奖获得者和院士工作站19家,人才净流入率达24.56%,成为全省密度最高、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人才高地。

围绕建设“互联网+”科技创新高地,省政府、浙江大学、阿里巴巴三方合作共建之江实验室,人才团队达1100人,获批22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项目总经费超过10亿元。

做精产业平台——

聚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目标,动态调整省级重点人才计划引进支持结构,提高重点产业人才入选比例,让更多人才在浙江“数字经济”发展的磅礴浪潮中创新创造、成长成才。

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业宜居宜学宜游”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作为全国四大未来科技城之一,杭州未来科技城自2011年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集聚海外人才为中心,探索“热带雨林式”人才环境,着力打造集聚海外人才的标志性平台。目前,已集聚万家创新企业、千家金融机构、千亿管理资本、百家国家级高新企业、百位领军人才。

2019年,浙江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增长16.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


 

突出改革撬动

高标准创新人才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新政25条”“行动纲要33条”……近年来,浙江先后出台人才“放活”系列政策,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释放各类人才“竞自由、显身手”的蓬勃活力。

人才流动突出“盘活”——

搭建“旋转门”。落地实施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办法,鼓励解聘离职创业,并明确5年内可以按照“工作需要、岗位空缺、专业对口”原则重新流动到同行业事业单位,让人才来去更自由。

释放“生产力”。目前,浙江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到与所在单位业务领域相近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兼职,可按照约定取得兼职报酬,不受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大大激发和释放了创新创业活力。

人才激励坚持“用活”——

浙江一方面增基数,不断提高人才待遇;另一方面促改革,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把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发明人、设计人可自主实施专利并获得收益,有力推进了科技成果从“纸”变成“金”,加快产业化进程。

改革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放宽横向课题经费使用限制。修订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提高奖励标准,增设国际科技合作奖。制定出台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给予基础研究人才充分的探索时间和试错空间。

人才评价注重“激活”——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改革,树立“问东家、问专家、问大家”的评价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企业创新人才注重提高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上的话语权,学术人才注重发挥专业共同体的同行评议作用,创业人才则注重市场发现、市场评价、市场认可。

分类实施职称制度改革,推进医院、学校、科研院所自主评聘,推进企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市场化评价。全面下放高级职称评聘权,由用人单位自定标准、自主评聘、自发证书,打破“一评定终身”“能上不能下”等问题。



注重统筹协调

高起点推进区域人才协同发展

    

近年来,浙江着力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引导各类人才面向改革发展主战场建功立业,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坚持全省一盘棋——

“人才飞地”让资源共享。发挥杭甬嘉城市综合能级优势,建设浙江人才大厦、浙江创新中心等“创新共同体”,支持各地建设“人才飞地”。落户飞地的高层次人才,在子女入学、购房落户等公共服务方面,可享受“飞入地”同城待遇。

“山海协作”促城乡共融。定期组织发达地区教师和医生团队到山区、海岛开展组团式服务。持续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等方式,为乡村教师送培训上门,已累计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638名。建成161家县域医共体,把基层医疗人才从“单位人”变成“集团人”,近两年全省“县招乡用”医务人员超过3500名。

奋力拥抱长三角——

浙江发挥嘉兴接沪连苏“门户”优势,发起成立由“一市三省”20个城市组成的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成功举办G60科创走廊人才峰会等活动,为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才搭建交流舞台;探索政务服务事项在长三角区域审批办理“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核”,高标准打造服务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地。

做好帮扶硬任务——

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浙江在“精准”人才输送和培育上下功夫,明确把到中西部地区挖人才作为工作“红线”。全面开展对新疆、西藏、青海、吉林、四川、湖北、贵州、宁夏等8省区的对口支援合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

一批接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人才奔赴扶贫一线。2019年浙江共选派干部人才3005名,其中在岗一年以上干部人才1903名,帮扶地区数和选派干部人才总数,均居全国前列。


 

秉持最优标准

高效率服务人才创业创新

 

  近者悦、远者来,浙江始终围绕降低人才创业门槛、提高人才创业成功率发力,瞄准人才共性需求,打造全链条、普惠式的创业支持体系,提高“阳光雨露”的可及性。

  更高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2019年5月,浙江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人才数据、服务事项等整合打通,建成全省统一的人才服务云平台,开通在线申报人才计划、展示人才项目、办理公共服务事项等功能。一年来,该平台总访问量突破200万人次,服务网上办事人才近5000人。

  让人才舒心生活、顺心工作、安心发展。41件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实现“一件事”全流程办理。各地在整合审批服务事项、梳理补贴政策、优化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开设人才引进一件事、人才就业落地一件事、人才安居乐业一件事等窗口。目前,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可办比例达80.5%,跑零次可办比例达97.4%。

  更贴心,聚焦“关键小事”——

  生活服务全呵护。从2018年开始,浙江就着力解决涉及公共服务的“关键小事”。从人才反映最集中的房子、车子、孩子、本子、票子等“五子”问题抓起,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落户、购车上牌、子女入学等8项优惠政策,着力解决在杭省部属单位人才的同城待遇问题,目前已经为1093位高层次人才落实具体诉求。各地普遍开发人才服务APP,通过人才卡等方式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服务。

  更优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扶稳成长步伐。组建人才企业上市服务联盟,整合银行、券商、交易所、政府等各方力量,为人才企业提供股权融资、上市辅导等专业服务,在上交所推出科创板后,第一时间对108家人才企业进行培训。2019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上市10家,累计已达20家,居全国前列。

  强化金融支持。今年5月,浙江在全国率先发布“金融服务人才20条”,打通人才和资本间的瓶颈:“人才贷”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免抵押、免担保、上不封顶的平价信用贷款,目前已累计授信80多亿元;“人才保”通过共建风险池、实行优惠担保费率等方式,为人才企业提供增信服务;“人才板”为人才企业提供股权融资、股权转让、上市辅导等20项服务,助推人才走进资本市场,目前全省挂牌企业达130余家,实现股权融资14亿元。

  打造全链服务。布局建设一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集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机构,降低人才创业成本,目前已累计建成13家,集聚高层次人才500多人,园区产值和税收年均增长均在20%以上。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成就伟业。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浙江有更强信心、更大力量、更足底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